國內最近財會公報一直在做修正,目前已更新的包括一、五和七號公報,新發佈的則是三十四和三十五號。從這些公報的內容,可以看出主管機關加快腳步與國際接軌的用心,同時也對於「財務」概念較為會計界接納感到竊喜。
財務和會計人相輕,早已經不是什麼新聞了。以前在學校上課,就曾經有教授把會計報表批評得一文不值,算評價還得這個加那個的將現金流量做一番調整,完全視「現金流量表」如無物。而在一般公司尤其明顯,財務人嫌會計東管西管的、腦袋僵化,會計人嫌財務老搞些莫名其妙的東西、偏又掌握資金調度大權等。因為之前唸財務面,現在做的卻偏會計面,所以有些感觸特別深刻。
簡單說就是思考模式不一樣。會計人籠罩在「應計基礎」和「稅法」兩大陰影之下,龐雜而繁複的原則常常混淆了重點,如果用「80/20法則」來說,就是 80%的時間在做生產力只有20%的事情。從進入事務所以來,我逐漸對會計報表感到興趣,其實只要分析能力和敏感度夠,從數字裡就可以反映公司各個部份的經營狀況、績效和問題。但是為了應付日常的交易記錄,會計人就已經頭昏腦脹,即使那只有一線之隔。相反地,財務人就能用較為靈活的方式思考問題,但容易脫離現實、對法規或既有限制沒有深刻體認,而且因為部份金融商品交易模式較為複雜難解,忽略內部溝通造成會計人無法理解,或自視過高,簡言之就是80%的時間在做20%能讓別人理解的事情。
目前公報的修正方向,總算是讓兩個不同世界的人有了交集。
因為目前國際潮流是以資產的淨公平價值(Net Asset Value)為原則,以反映公司的真實價值。過去財務報表最為人垢病的地方就在於為了滿足一致性、可靠性、攸關性及保守原則等諸多原理原則,卻無法真實呈現公司的動態,更發生黑字倒閉(就是公司的會計帳上有盈餘卻還是倒了)或是地雷股(帳上資產虛實難測)等情事。如果公司資產能以現值衡量,包括應收帳款、存貨、固定資產、長期投資或一般性金融資產,雖然可能使公司盈餘波動增大(因為每半年或每季都要全部重新評價),但卻能呈現更即時而透明的資訊。
對於財務的人而言,這就是一塊很大的巿場。因為會計人基於獨立性原則不能自己評價資產價值,只好委託專家予以鑑價。我個人認為無形資產和衍生性商品這兩個部份較需要專業判斷(其他資產的評價模式就差不了多少),將來或許是各家管顧公司的決勝點。
不過我另外擔心的一點,就是評價的商業化問題。
目前國內會計師事務所存在的一個矛盾,就是公費由客戶支付。因為是由公司給付,所以某種程度而言,會計師事務所需要做一些必要的配合(當然配合的程度不一)。會計師基於職業道德要對社會大眾負責,但事務所成立宗旨還是要賺錢,我給了一個比較難聽的詞,叫「病態的依附關係」(「共犯結構」好像太重了,詳細的情形以後再另外專文討論),最後的關鍵還是在於金額的高低和道德的判斷,似乎與專業沒有太大關連。
將整個模式套到未來的管顧巿場,不難想見同樣的事情極可能再度發生。為了營業收入,管顧公司可以堅持己見嗎?不具經濟價值的資產可能一次全部打掉嗎?財報真的能引用到正確的評價結果嗎?在依附關係沒有根本改變之前,我是存疑的。
不說別的,大四時的學期報告為了讓結果趨近巿價,大家試著調整各項參數(美其名為「微調」),為的是讓評價看起來有效、有意義。那麼,現在也只是微調報酬與風險的正向關係而已吧?
財務和會計人相輕,早已經不是什麼新聞了。以前在學校上課,就曾經有教授把會計報表批評得一文不值,算評價還得這個加那個的將現金流量做一番調整,完全視「現金流量表」如無物。而在一般公司尤其明顯,財務人嫌會計東管西管的、腦袋僵化,會計人嫌財務老搞些莫名其妙的東西、偏又掌握資金調度大權等。因為之前唸財務面,現在做的卻偏會計面,所以有些感觸特別深刻。
簡單說就是思考模式不一樣。會計人籠罩在「應計基礎」和「稅法」兩大陰影之下,龐雜而繁複的原則常常混淆了重點,如果用「80/20法則」來說,就是 80%的時間在做生產力只有20%的事情。從進入事務所以來,我逐漸對會計報表感到興趣,其實只要分析能力和敏感度夠,從數字裡就可以反映公司各個部份的經營狀況、績效和問題。但是為了應付日常的交易記錄,會計人就已經頭昏腦脹,即使那只有一線之隔。相反地,財務人就能用較為靈活的方式思考問題,但容易脫離現實、對法規或既有限制沒有深刻體認,而且因為部份金融商品交易模式較為複雜難解,忽略內部溝通造成會計人無法理解,或自視過高,簡言之就是80%的時間在做20%能讓別人理解的事情。
目前公報的修正方向,總算是讓兩個不同世界的人有了交集。
因為目前國際潮流是以資產的淨公平價值(Net Asset Value)為原則,以反映公司的真實價值。過去財務報表最為人垢病的地方就在於為了滿足一致性、可靠性、攸關性及保守原則等諸多原理原則,卻無法真實呈現公司的動態,更發生黑字倒閉(就是公司的會計帳上有盈餘卻還是倒了)或是地雷股(帳上資產虛實難測)等情事。如果公司資產能以現值衡量,包括應收帳款、存貨、固定資產、長期投資或一般性金融資產,雖然可能使公司盈餘波動增大(因為每半年或每季都要全部重新評價),但卻能呈現更即時而透明的資訊。
對於財務的人而言,這就是一塊很大的巿場。因為會計人基於獨立性原則不能自己評價資產價值,只好委託專家予以鑑價。我個人認為無形資產和衍生性商品這兩個部份較需要專業判斷(其他資產的評價模式就差不了多少),將來或許是各家管顧公司的決勝點。
不過我另外擔心的一點,就是評價的商業化問題。
目前國內會計師事務所存在的一個矛盾,就是公費由客戶支付。因為是由公司給付,所以某種程度而言,會計師事務所需要做一些必要的配合(當然配合的程度不一)。會計師基於職業道德要對社會大眾負責,但事務所成立宗旨還是要賺錢,我給了一個比較難聽的詞,叫「病態的依附關係」(「共犯結構」好像太重了,詳細的情形以後再另外專文討論),最後的關鍵還是在於金額的高低和道德的判斷,似乎與專業沒有太大關連。
將整個模式套到未來的管顧巿場,不難想見同樣的事情極可能再度發生。為了營業收入,管顧公司可以堅持己見嗎?不具經濟價值的資產可能一次全部打掉嗎?財報真的能引用到正確的評價結果嗎?在依附關係沒有根本改變之前,我是存疑的。
不說別的,大四時的學期報告為了讓結果趨近巿價,大家試著調整各項參數(美其名為「微調」),為的是讓評價看起來有效、有意義。那麼,現在也只是微調報酬與風險的正向關係而已吧?
4 則留言:
很喜悅地看到您這篇文章,忠誠地反應出企業體的詬病。記得好幾年前,內部稽核協會想積極推體制外獨立稽核計劃,這樣稽核的架構及報告才顯得有意義。可惜主管機關不敢推~ 就像獨立董監制度,真正做得到能有幾家?如果主管機關沒有魄力和完整規劃措施,只要是和企業體有對價關係,最後都還得向金錢妥協。
台灣的企業以中小企業佔大多數, 憑藉著靈活與彈性, 當然還有"無為而治"的政府, 創出一片天地.然而台灣奇蹟的背後, 卻是諸多的犧牲, 如環保 & 如勞工權益 & 如法規制度 ...
歐美體系所發展的規範, 值得參考但不宜全盤套入, 有如把 VISTA 安裝在 Pentium I 的 CPU ...
不說別的, 光是一個實施數十年的勞基法, 如果要求完完全全依照法令, 台灣的企業至少倒掉一半以上.
這需要智慧, 每一個人都要付出一些代價和努力.
Dear Joanne,
獨立稽核計劃是個不錯的idea,不過對現有的共犯結構來說是很大的挑戰,所以必然會受到阻礙。當政者又必須顧及選民服務,所以看來推行之日恐怕遙遙無期。
獨立董監我倒不那麼悲觀。起碼有個開頭是好事,同時也讓所有人注意到公司治理的議題,signal effect大於目前的實質效益,但多少對管理當局有牽制作用。
Dear 台南兄,
經濟發展必然要付出代價。像現在中國大陸的環保開始出現疑慮,房地產及物價膨脹,貧富差距擴大,人治為基礎的經濟結構開始受到挑戰等,都宛如過去台灣經濟發展的翻版。
其他國家的確實不適合全盤套用,像建構式數學...。不過畢竟已開發國家累積多年的經驗還是相當值得借鏡。
我覺得很多事情其實都是compromise。過頭的時候才會拉回來,而且必須各讓一步才能繼續前進。如果我們全然偏重經濟或全然偏重環保,必定無法符合我們生存競爭力之所必需。只是兩者如何折衷實在考驗主政者的智慧,說句老實話,不管誰當政都一定兩面不是人,就如Joanne說的,其實缺的是魄力,完全不顧政治操作和選票壓力的魄力,於是所有的compromise反而變成私相授受或莫名其妙的怪獸了。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