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5月30日

Faith。

在一樓的櫃台草草簽了個不漂亮的名字,吃力地扳動旋轉門步出大樓,彷彿抗拒被吸入黑洞已榨乾身上最後一點力氣。該是不寂寞的,門外排班的計程車似乎也知道忙季的最後一幕即將來到,司機們像電線上的麻雀般整齊地站在車門外轉頭行注目禮。略略抬起頭感受空氣的流動,不自禁搓了搓手臂,夜裡的風,微寒。跨上機車,右手大拇指按下開關,轟隆一聲轉動了引擎,在靜謐的深夜撕開一道缺口,引領我從失序的世界回到現實。

「萬物都在那裡生長,然而真正存活的只有沙漠本身。」

村上的聲音在耳際響起。「是啊,」我微微點頭覆述著,「只٠有٠沙٠漠٠而٠已٠喲,那唯一真實而孤獨的存在。」

* * *

事務所的忙季即將結束,近來總是淹沒在數字的排列組合和從不間斷的蜚短流長裡。因為二年的基本時間已經到了,有的倦勤同事考慮恰當的時間離開,有的同事則是對於處不來的人不假辭色,充滿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氣氛。對於留下來的人而言,未來究竟如何、案件如何分派、如何因應離職潮、今年半年報要加編合併報表等諸如此類的問號於是成為最熱門的話題。

有位同事這樣問:「你呢,你為什麼要留下來?」

* * *

二位就讀交大研究所的大學同學前陣子不約而同說了類似的話,因為受到研究所老師的影響,他們認為累積實務經驗也相當重要,一位打了電話與我長談,後來決定進勤業眾信,「因為我們唸MBA的,其實公司理財對我們是比較有關係的。」;另一位是在MSN上打了招呼,說他打算去當MA,以後有機會想到國外唸會計,「你現在有實務經驗,其實可以去當外資分析師耶。」

原本以為自己應該是噙著眼淚,高仰著頭振臂狂吼:「德不孤,必有鄰!德不孤,必有鄰啊!」結果也只是長長地嘆了口氣。

當初堅持不先唸研究所,因為溝通無效,於是研究所考試亂考被父親嚴厲地指責:「你知道嗎?你是我兒子,從小到大你在想什麼我卻完全不知道!」我知道傷了他,但我的心也在瞬間冷了,那是一種絕望的溫度。

退伍之後為了會計師事務所的工作,拒絕了好幾個很有誠意而且相當不錯的offer,偏偏事務所的方面總是沒有消息。每天晨起運動、學開車、讀英文報紙,讓自己顯得忙碌,但終究逃不過高張力的拉扯,心情好時冷嘲熱諷、一副看好戲的模樣,心情壞時盡揭瘡疤、種種體無完膚的私人攻擊漫天捲地而來。

這樣的處境,又豈是「橫眉冷對千夫指」表面上看來特立獨行的豪邁而已。

* * *

不先唸研究所是最關鍵的決定。從那一刻起,我知道在看似風平浪靜、實則暗潮洶湧的旅途上,選擇離開最繁忙的航線,走向一條人跡罕至的航道。在最初的時候,我將一無所獲,即便找到了什麼,也不值得與人分享,或者說,沒有太多人可以分享。望著其他船舶乘風而行、歡欣雀躍的模樣,只有聽著海潮聲,與自己的影子作伴。

孤獨並不是我人生的基調,只是在到達彼岸前自然而然形成的模式,它是一種狀態、一種副作用,在那裡面並沒有目的之類的意涵。

* * *

回家的路上被另一台機車高速攔腰撞上(是該修正一下鑽車陣縫隙和邊騎邊思考的習慣)。即將接觸的那一刻,面對亮晃晃的大燈和無法及時煞車或迴轉的空間和距離,明知即將衝撞卻無計可施的無力感頓時上升,皺著眉的我所想的是:

「來了!」

* * *

我知道我並不是一名好船長,這是第一次掌舵,也是最後一次。每當我想到有一天我將無法支配這身體、有一天我將再沒有任何表情、有一天我將無法吐出任何言語、有一天再也沒有任何感覺、有一天將消失在塵燼中,就驀然心驚,「那麼,我將在那裡?」牢牢抓著船舵,是我試著對自己負責的態度,如同徐志摩所言,

「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在這顯然不是二點一線的單向航程中,早已遠離了折返點,再也沒有回頭或急轉的機會或能力了。我需要的是不斷小幅修正的判斷、做好因應衝擊的準備和損失估計的運氣。我是有很充分的理由變得stronger、tougher、more matured。

* * *

哥倫布堅持向西一直航行便會到達富庶的東方大陸,但當時的人普遍認為地球是方的,如果到達一個邊界後就會掉離地球。

「你要相信,船不會掉下去,」我這樣對自己說道,「你也最好相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