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台|Taiwan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台|Taiwan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07年7月25日 12 Comments

六月晴雨・七・指間一瞬



這次的旅行一共照了二千多張照片,由於事前有認真K書,照出來的相片還算不差(我要再一次感謝Sky建議我去抱佛腳,真的獲益良多)。固然跟pro級的不能相提並論,但和個人過去的水準相較真是天壤之別。幾個心得整理如後。


照相最重要的三件事,就是構圖、構圖、構圖。雖然我帶的相機已經是四年前的舊款Fuji M603,只是普通的數位相機而已,但只要構圖漂亮,仍然可以拍出偶爾讓人驚艷的作品。Fuji這款相機最大的特色在於它是直立式的,可以單手操作,我常常是在路邊停下來,一手按剎車、一手按快門,可以立即將畫面捕捉下來。而且雖是舊款,但銳利度很有水準,這也讓我對Fuji的相機有很大的信心。


構圖的原則在許多入門書都大同小異,我覺得最實用的莫過於井字構圖(細節我就不獻醜了),另外再偶爾搭配L字及S字構圖,大概就足以應付多數的拍照場景。應避免的常犯錯誤就是不要把想表達的重點放在畫面的正中間、或對分畫面,這樣雖能抓住視線,但卻缺乏美感較不耐看。


構圖的畫面必須要取捨,就像畫畫一樣,不能總是想把所有東西放進去畫面裡,而是定位焦點,再清除不必要的內容(改變焦距、攝影位置或畫面結構),要把照片當成是藝術品一樣在創作。通常每個景點相同的地方我都會用不同的構圖照好幾張,回家之後再挑選。


此外,我覺得某本工具書裡說得很好,它認為相片最重要的用途就是引導視線,告訴看照片的人攝影者看到什麼。這點毋庸置疑地影響了我這次旅程中的攝影行為。由於一個人旅行,為了找事做、也為了避免精神渙散,我都會聚精會神地觀察每個經過的地方,覺得美麗的、特別的、突兀的東西照下來,比方說在梨山路邊曬衣服的場景在南橫發現一小撮櫻花在花蓮發現教堂和雲朵的完美結合等,這些恐怕不是一般旅行方式會發現的美好感動。


事實上每張照片的背後都有一個攝影者想說的故事,我記得當我花了四個多小時和朋友分享並解說這些照片後,大多數人告訴我,


我們好像也跟著你環島了一次


心裡非常滿足。


只要構圖好,其他的缺點都可以用影像編輯軟體修正的。我要推薦一款軟體「光影魔術手」(教學手冊網路上有很多,我也不贅述了),它的功能很完整,也很容易上手,註冊後即可永久免費更新使用(如果沒有註冊,在編輯第四張照片之後會自動加上浮水印)。對於一個幾乎不曾花錢買序號的人來說,因為金額只有台幣350,加上真的很喜歡這套軟體,所以我就破例了。基本上我用它來補光、補色、銳化、降噪、旋轉、剪裁和邊框等,編輯的結果讓我大吃一驚,原來我照的照片也可以這麼美麗、色彩如此飽滿!


總之心得就是像我這種入門新手,與其追求昂貴的相機機種,不如充實一些攝影知識和觀摩別人的作品,邊際效果差別很大。也就是說,當攝影知識還不充足的時候,什麼相機拍出來的東西都搆不上水準;假使攝影技術好到某個程度的時候,其實換不換相機已經不是問題,而純粹只是心理作用、想試試不一樣的感覺而已,作品的差異就沒有那麼大了。


整理完照片,數量最多的並不讓人意外正是台東、墾丁和橫貫公路等地。但驚覺有二個地方卻少得可憐,一個是我出生的高雄巿,一個是我居住近十年的台北巿,不免有些缺憾。果然是最親近的最容易遺漏,打算利用這段剩下的空檔也好好地巡禮一番。


另外附帶一提,我挑了約三十張的照片在采風沖印成明信片(天曉得這有多麼難!二千多張要挑出三十張!),打算送給這次環島旅程給了我許多幫忙的朋友們,因為餘下約十五張,如果不嫌棄的可以留言或來信跟我說。打算另外洗一組屆時出國可以搭配我的Lonely Planet Taiwan,好好地做國民外交。此外,目前正在試著用友立會聲會影編輯環島影片(其實也就是照片的slideshow啦,有點後悔沿途沒做影音記錄),敬請期待。


明信片照片預覽如下:


8 Comments

六月晴雨・六・清醒的困惑


環島的遊記還沒補完,但重要的心得再不寫就會失去。


單身的旅人在旅途的前、中、後,最常被詢問的問題就是「為什麼一個人?這樣不是很危險?會寂寞?很無趣吧?」我總是笑著搖搖頭,然後依據每個發問者所能接受的理由回答。會這麼說當然是因為大多數人只聽得進自己能接受的部份,比方說長輩就要針對人身安全的部份說明、明顯很怕孤獨的朋友就要回答一個人旅行的意義等,有時針對問題回答是好的,但有時用他們無法同理的理由回答也是個好的策略,因為提問者就沒有辦法繼續追問下去。


旅行對每個人的意義不同,我要怎麼讓你們看到你們不在乎的那塊美好應許之地?


在台灣是不太有什麼安全上的顧慮的,只要不要像我在豪雨季節硬闖橫貫公路,或是機車壞了也不修理,基本上都不太會出問題。再說省道的附近通常店家很多,隨時想買東西需要幫忙都不太會有困難。一個人的旅程很自由,會將感官的敏銳度提高到不可思議的程度,清楚地洞見自己的軟弱、無能和恐懼,也會欣賞自己的倔強、應變和膽識。至於寂寞這件事,對我而言向來認為人都是孤獨的,寂寞只是一個必要經歷的過程而已,習慣了,就沒事了。


我不能強迫別人與我同行,但終究得接納自己。


單身旅行的人是不是熱衷孤獨,我覺得不能一概而論。因為孤獨這件事情可能只是表象,或只是為了達成某個目的而為的偽裝或手段。或許應該這麼說,選擇單身旅行的人多半充滿強烈的好奇心和熱情,對其他的人、或是對這個世界、或是對自己,想在無菌的空間裡用自己的肉眼貼身觀察生命的孳長,所以選擇這種近乎朝聖的方式前進。孤獨不見得是退避或冷漠,那或許只是一種對生命的尊重,況且,誰說孤獨的人不能teamwork?那種輕言社交至上的鬼話我是不信的,清楚每個人各自的價值和界限才能好好相處,如果人與生俱來懂得互助,為什麼還總是被教育要團結合作?


能貼近台灣的好山好水固然使人愉悅,但真正的價值在於這段放空的期間,可以肆無忌憚地與自己對話。天候惡劣或心情消沈時給自己打氣、偶然遇到驚奇將喜悅藏在心裡、昂首面對所有感動,想要做什麼就放手去,這是一個只有自己的世界,就像小叮噹有一次將所有人都變不見,只剩大雄一個人。別人的價值觀再也不重要,重要的是我要怎麼繼續下去。


旅行中不自覺複習自己的人生,一個念頭就轉過十年。悠悠蕩蕩胡亂謅個心得,卻才發現迷迷糊糊了結原以為很漫長的過程。在台東遇上剛下課的高中生,也才點點頭承認自己離開那個境域很久,但身處其中苦不堪言的日子像是昨天剛結束。以為自己已經走了很遠,回頭才發現找不著可靠的痕跡。


在台中遇上旅程中最大的雨勢,但真正困擾我的卻是經過中港路的昨日重現,已經不在的人事和情緒不斷上湧,和雨滴一同刺痛地拍打著身體的每一吋,心就像要從喉頭跳出來一樣發緊,於事無補地嘶吼著道歉。痛快地享受回憶,盡情地放縱淚流,自慰地滿足傷感。


對我而言,這趟旅程就是修行。


我沒有辦法給個戲劇性的結局,告訴你我究竟獲得了什麼,或是人生因此產生什麼重大改變。那是在心上一點一滴的敲打。如同環島即將結束的前一晚前往九份的路上,不知不覺流下眼淚,我竟笑著擦乾,一面問「這是為什麼?」那種既莫名其妙、又似懂非懂說不上來的尷尬。


今晚完整地看完重播的「浩劫重生(Cast Away)」,姑且不說最後故意留想像空間給男主角可能的美好結局(我覺得是畫蛇添足),最精采的部份莫過於男主角回到文明世界,但女主角卻已嫁作人婦的相見時刻。男主角將懷錶還給女主角,說照片他留下了,「出發前我快失去妳,這段日子妳陪伴著我走過(指對女主角的思念),如今回來我卻得接受又失去妳的事實。」女主角說,「I am confused.」


人生這件事,I am confused, too.
2007年1月11日 2 Comments

高雄。

回到高雄,估計會在這裡再待上幾個月。自從預官退伍後找工作的三個月,似乎就再沒有在高雄長住了,每次都來去匆匆,母親說「好像客人一樣」。

2006年12月9日 0 Comments

好樣的!


中日戰第九局精華




最近幾天雜務煩多,application essays已經被我暫擱一旁去了。想想我這人向來如此,總喜歡攬事情在身上,可又不會按步就班去做,總是計畫趕不上變化,最後用驚人的效率在短時間內化險為夷。

話休絮煩。卻說昨天回家後立刻直擊中日大戰現場,一打開心便懸住了,記得出發回家前日本隊還遙遙領先,可此時七局下半似乎風雲變色,中華隊追平,繼而以一分超前!但八局上無人出局,換下潘威倫由增菘偉接替,卻被日隊敲出反超前的二分全壘打,眼看大勢漸漸不利,心想大概凶多吉少,但也企盼奇蹟出現,PTT眾多鄉民開始為中華隊集氣,而且更有人發出豪語,如果逆轉就要裸體跳湖謝天(最後果真跳了),也有人要打電話求婚(換到一張「此事不急卡」,算是比「好人卡」好一點)!

日隊最後一任救援投手高崎健太郎表現其實非常優異,自七局止住失分後,他的150KM速球和犀利的指叉球給中華隊帶來很大的困擾。八局下無人出局張泰山擊出二壘安打後,大家都燃起一線希望,但他使下一棒接殺,並接連三振補手陳峰民和遊擊手胡金龍,所有人大呼可惜。
九局上增菘偉的控球還是不佳,多次被攻佔得點圈,但陳鏞基一次後退接滾地球快傳本壘刺殺使日隊的攻擊氣勢為之一挫,林智勝更反應迅捷地接殺平飛球,總算有驚無險結束這局。常看棒球的朋友都知道,「氣勢」這種東西很微妙,無法言喻,但常是勝負關鍵所在。九局上日隊大好機會無功而返,九局下中華隊的氣勢便彼消我長。

先上場的右外野手張建銘,雖然我個人極討厭農藥牛,但這大概是我畢生首度誠心誠意祈禱他打得好。對方投手表現依舊沈穩,取得二好球的優勢之後,本來以後大概會三振收場,但卻被張建銘拗到四壞保送。看張建銘在一壘蹦蹦跳跳暖身,情緒不禁也高昂了起來。下一棒陳鏞基跟球跟得不差,但最後沒掌握到擊球點所以形成二壘後方飛球被接殺,一出局。再來當然是當家四棒陳金鋒,真個是緊張緊張、刺激刺激,在這麼緊要的時刻遇上硬碰硬的投打對決,怎麼不教人血脈賁張!

我們先進一段廣告。又來到工商服務時間啦,囝仔人若是嘛嘛號,丟愛呷阮這味,鐵牛嘛嘛散!厚恁呷無病變有病,有病變無病,今天訂購特別優待三罐二萬八,本來八萬二,電話專線1234567,外埠頭愛加控泥喔~

呃,好嘛,我怕各位看倌太緊張,小的先給各位來點涼意,暫且打住。話說陳金鋒勻稱的身材在打擊區擺出準備迎頭一擊的架勢,日隊投手先是塞了二個外角壞球,接著便以內角直球對決,鋒哥一球擦棒、一球揮空。各位看倌須知,鋒哥在美國歷練那麼多年,揮棒速度之快恐怕國內無人能出其右,連日本巨人主力投手上原浩治都在亞錦賽栽在他手上,轟出致勝全壘打。但這時的揮空正表示這個投手球威確實不凡。之後連續引誘鋒哥出棒,最後一顆變化球被鋒哥強勁一擊直穿右外野邊線旁而去!一壘張建銘見機拔腿就跑,眼看應可一拚回本壘,但在三壘被擋下來,張建銘顯得有些懊惱,而鋒哥則是揮手向休息室隊友致意,彷彿在說,「安啦!」。休息室的隊員們大受鼓舞,全部大聲鼓掌加油,看台也是一片鼓譟,一時風起雲湧,有道是:

日本男兒威風澟澟,固一時之選;中華兒郎英姿雄發,乃萬夫莫敵。

在此鬼神莫測之機,究竟結局如何,卻待下回分解。

各位看倌休要發怒,小的接著說便是。接下來的打者一壘手林智勝在前陣子四國職棒大賽大展神威,把球轟上東京巨蛋上層看台,大家都希望他這時來個神來一筆。但總教練葉志仙和另一位教練龔榮堂在打擊練習區耳提面命,林智勝點了點頭。看倌須知,那林智勝今天先前四打數沒安打,按「左打剋右投」的慣例,此時如果換上左打的老將王傳家也是合理的調度。但各位不妨想想,鋒哥前三打席也沒安打,還吞二張老K,第四打席高飛犧牲打送回一分,第五打席就是剛剛的推進安打,印證「球是圓的」這句話。說著說著您看那林智勝就站上打擊區了。

日隊投手球速真的快,立刻就取得二好球優勢。第二球林智勝雖有抓到,但還是出棒不及形成捕手後方擦棒界外球。擔心愛揮大棒的他遭到三振,如此一來二出局攻勢更加難為。但纏鬥不久,竟也拗到二好三壞滿球數了!日隊投手在這局倍加小心,所以球數使用上也較多。再給各位複習一下現場實況,九局下半,二、三壘有人,一人出局,二好三壞滿球數,如此緊張戰況如何教人不熱血沸騰!您瞧日隊投手堪堪投出這一球,已是退無可退、避無可避,必是石破天驚、乾坤大定的關鍵時刻!這球看來是記垂直方向的變化球,與先前鋒哥安打球頗為相似,林智勝跟到球的軌跡,重心放低、右小腿幾乎跪地,將球猛力一撈!攝影鏡頭帶得略慢,一時之間生死尚在未定之天,眾人摒息約莫半秒,只見白色弧線向外野疾馳而去穿越日隊三游防線,彷若流星趕月、電石穿雲!因日隊趨前防守,中左外野手向後追球,最後轉身回傳已大勢底定,鋒哥已奔回本壘,中華隊逆轉獲金!

各位切莫以為比賽就此結束。鋒哥後來在休息室彷若無事挖著鼻孔,真有泰山崩於前而不形於色之英雄氣慨;說到泰山,您瞧,他不正在安慰今天投得頗爛,連二局都沒投完的先發姜小猴,哭得跟淚人兒似的;講到哭,反而林智勝在休息室面對牆壁久久不能自己,讓人看了著實感動;感動的畫面很多,陳鏞基在頒獎典禮閉眼仰頭無語,難道不是無聲勝有聲?至於大家說的「燒肉粽」主題曲,我倒是沒注意到,但今天新聞播來還頗新鮮,特別是副歌「燒肉粽喔燒肉粽,賣ㄟ燒肉粽~」,唱來還真的鄉土味十足、韻律感也頗佳,倒是別出心裁。此間比賽完了,當是:

撥得雲開見青天,台灣好手威名揚。初聽建仔通天嘯,再聞好漢滿龍吟。

不少人錯過精采鏡頭,小的獻上中日戰精華、頒獎典禮影片連結,另有PTT鄉民另薦最佳代言歌曲應是先前張雨生的「我學會飛翔」搭配中華成棒亞錦賽專輯,亦一併奉上,敬請笑納。個人偏愛中日戰精華大約第五分鐘左右,林智勝揮擊後跑上一壘的慢動作鏡頭,豐富的表情和肢體動作真是撼動人心!




頒獎典禮







我學會飛翔-中華成棒特輯


2006年10月13日 0 Comments

Taiwan, The Only One.

對於目前的政治情勢,當然我是有看法的。可我不願意在這裡討論,因為信者恆信,不信者恆不信,是我在之前撰寫二二八事件網站時早就有的體悟。我只希望,大家不要忘了台灣好的一面,不管意識型態為何,「為台灣好」是最底線的共同點,把握這個原則相信我們就不會迷失。

下面是從最近被Google購併的YouTube搜尋來的影片,其實我也是最近才知道這個網站,當時覺得因為網路頻寬已經大大減少網路閱讀影音的障礙,所以猜想這個網站大有可為,想不到還真的一鳴驚人,有興趣的人不妨上去逛逛。

[王建民季後賽首勝出現台灣地圖]



我相信台南人真的感到很驕傲!



[最近出的新版台灣宣傳短片Taiwan-Touch Your Heart]




[舊版台灣宣傳短片Taiwan-Touch Your Heart]





[台灣科技宣傳短片]



有些事情使我們失望,但並不是絕望。我想,在很多地方,台灣跟別的地方不一樣。應該 有著更正面、更積極的方法,從個人出發,讓我們的家園更美好。或許在紛亂的聲音中,我們異中求同、不隨波逐潮、不受政客媒體煽動,成為社會安定的中堅力 量,才能真正穩固台灣發展,繼續走我們的路吧。
2006年5月2日 0 Comments

Wang。

已經有好一陣子沒有這麼感動和驕傲了。
2005年1月9日 0 Comments

My Doom, Formosa.

大約是兩個星期前,外勤下班後回到客戶的招待所。因為客戶五點就下班,所以晚上的時間相對顯得十分漫長。搖控器按來按去總找不到喜歡的頻道,突然聽到某個頻道用英文發音,而內容卻似乎非常熟悉。仔細一看,原來是Discovery所做的區域文化專輯。

「能介紹的還不是那些?」正當我心裡這麼想、打算要轉向下一個頻道,一個景色震攝了我。

那是一個高空俯視圖。忽近忽遠地展示了深邃碧藍的海岸和潔淨純白的沙灘,柔和而具有深度的顏色讓調色盤裡的水彩失去光亮;突然向島嶼中央拉近、看到了聳立的山脈和青翠層疊的樹林,茂密的程度不禁聯想是不是有多采多姿的生態圈散佈其中;恣意轉換著各種不同的視角,彷彿在炫耀什麼般地描繪線條,使人興起一覽無窮風光的念頭。

「哇,這是那裡啊?」於是我坐直了身子、放下搖控器,只見螢幕上寫著:「TAIWAN」。

勉強抑制了強烈的懷疑,逐步跟著Discovery的攝影機重新認識台灣。其實我也想知道,究竟台灣在外國人眼中是什麼模樣?如果要在那麼短的時間內介紹台灣,他們會選擇什麼?從文化意義來看,台灣又有什麼特殊之處?

就我印象所及,它介紹了行天宮,簡略地提到了宗教觀和寺廟的建築;優人神鼓,是一個結合武術與鼓藝的團體,在充滿陽剛氣息的肢體動作及聲響中卻有種不可思議的寧靜韻律;茶,一間很雅緻的茶館,細膩地體現了台灣人喝茶的態度及人生觀,在一舉一動中滿是禪意,卻又不如日本茶道拘謹凝重;雲門舞集,在中西文化找到了特別的立足點,巧妙地採擷所需,醞釀出獨樹一格的氛圍和意境。

在吃的部份就不多說。比較令我印象深刻的是,節目內容強調台灣雖是彈丸之地、但卻有著中國大江南北的各式道地料理,以及「日本以外最道地的日本料理」等,各式各樣的料理在台灣也都發展出獨特的內容。簡言之,豐富多元是台灣的特色。

我在想,我們是不是放大了台灣的缺點呢?就好像考試前永遠覺得沒把握,因為老在擔心沒唸到的部份會考出來;或是雖然唸了政大,卻僅僅只去貓空一、二次,覺得那些東西沒什麼。對於擁有的東西,因為理所當然,所以就棄如敝屣。如果真要說清楚,台灣確實有很多不好的地方:每天新聞一轉開就要擔心是不是又有 shock、教育制度愈改愈沒起色、藍綠黨爭沒完沒了、經濟走向和策略定位不明、對岸武力威脅、貧富差距擴大、價值觀物質化等,似乎已經在深陷的泥淖中動彈不得卻又危如累卵一般。天下雜誌也常提到對岸的威脅,不管在政治、軍事、經濟或人才方面,都已經影響甚鉅。

但我終究相信台灣人自有細膩獨特的性格、敦厚中庸的生活態度、包容兼納的世界觀和堅靭具彈性的競爭意志,即便環境惡劣、現實無情,也可以妥協出一條自己的路。我認同它,一如它完完全全地認同我一般,那是在世界其他角落找不到的珍貴信任。

影片最後訪問了許多藝文界人士對台灣本身想法。壓軸的林懷民彷彿朗誦莎士比亞作品般,操著舒緩優雅而略顯誇張的英國腔說道,「Taiwan is my frustration, my inspiration,」接著頓了一頓,突然靈光乍現般地微微點頭下了結論:

「Taiwan is my doom.」

他笑開了,那個笑容沒有無奈和遺憾,而是勇氣與責任感。這讓我想起了「雨人」中,達斯汀霍夫曼飾演的自閉症哥哥及湯姆克魯斯飾演的弟弟,最後終於心意相通的那一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