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4月25日 2 Comments

Storm No. 35.

這不是廣告,最近看新聞或是無聊時都看非凡商業台(58台)。也不是真的想知道什麼,只是這個頻道的節目比較理性,在新聞處理的手法屬於較為冷調,不會常常有殺人放火之類的shock,相對目前彷彿是綜藝節目般的各家電視台,真是彌足珍貴。此外,它的頻道也會有一些投資分析、企業訪問或趨勢探討之類的節目,與一般解盤頻道「老師」大放厥詞有顯著區隔,專業化的程度值得被肯定。

隨著年度財務報表公告截止日的接近,除了下班時間愈來愈晚以外,在電視頻道上最常聽到的是「某某公司因為35號公報的原因,自稅前淨利轉為大幅虧損,發言人表示,這是為了符合主管機關要求及企業營運實績,不得不採取的壯士斷腕手段......。」諸如此類,但實情真是如此嗎?身處風暴中心的我對35號公報(以下簡稱#35)有三點觀察,我歸納為 3 Bs of Storm No. 35。

1. Biased Valuation

如同我在「Value?」一文中曾經提到,評價商業化的問題是值得憂心的問題。果不其然,最近常聽到的是,「客戶說他們會出鑑價報告證明沒有跌價損失」或「鑑價結果會修正」之類的對話,雖然我預期會有這樣的事情發生,卻沒預期會來得這樣快、鑑價人員的專業這麼快就淪陷了,就像溺水的人隨便無力地揮了兩三下,就不做多餘的掙扎任其向下直沈。

如果這樣的利益結構不改變,我不樂觀。無論是會計師事務所或受託鑑價的顧問公司,因為是直接向客戶收費,所以在議題上很難爭取到dominant power,所出具的財務報告或鑑價報告,其實都是風險與報酬妥協之後的產物。因為財務報告牽涉主觀性判斷,而鑑價報告也涉及參數的設定,這樣的空間造成與原貌的差距可大可小,端看會計師或鑑價人員的專業底限和談判技巧。

也就是說,即使auditor發現了所有問題、鑑價人員的評價模式應用完美無缺,最終產出的結果不見得會在同一個邏輯上進行。如果以80/20法則來簡單說明,就是查核或鑑價工作的80%只決定了20%的結果,而80%的結果卻掌握在20%不到的時間裡,而這個時間所影響的,卻是80%的風險和報酬。

因此無論法令規章如何修訂,專業上所受到利益的引誘或束縛都會使產出結果打折扣,我認為這才是問題的關鍵。一位會計師曾這樣傳神地描述:

「如果說我們是照相的人,我們不能也不應該去跳下去改變客戶原有的姿勢或容貌,但我們確實可以適度地調整焦距。」

2. Big Bath

「Big Bath」在財報分析屬於操縱盈餘的一種手段,利用公司的虧損年度一次提列鉅額損失,除了可以消除過去年度的虛增資產、審計差異,還可以使得基期降低,次期或明年同期就可以輕鬆達成營運目標或美化成長率的目的。

這次的#35就是絕佳的時機。因為是主管機關的要求,因此公司大可擺出遵守政府法令的態度順水推舟,堂而皇之地大舉認列損失。但我們應該反向思考的是,為什麼過去有那麼多的虛增資產是沒有經濟效益的?過去財務報表對於實質財務分析的關連性究竟是否顯著?大幅度的業外損益是否掩蓋了公司本業營運的實際表現?本期的財務報告究竟是否具參考價值?倘若以後年度認列跌價回升利益,其可靠性又有多少?

此外,會計師受到證券主管機關及職業公會的監督、甚至連帶損害賠償責任案例已開,但鑑價公司無需直接面對壓力,僅須出具鑑價報告供會計師查核引用,這樣會不會成為會計師查核的灰色地帶、公司操縱損益的另一法寶,也很值得觀察。

我想,對於財報使用者而言,不需要對於#35的煙霧彈感到困惑。因為公司內部控制制度的high level control即佔整體風險的80%,而企業競爭力分析也應該影響企業評價結果的80%,因此重點還是在於公司管理階層一直以來的道德操守評價、本業實際經營狀況及產業趨勢,而非全然關注於稅後淨利或EPS的增減變動數,如此才能獲致正確的投資決策。

3. Backward Reaction

最後是我對自己的事務所有一些反思。「大象究竟會不會跳舞?」在這個案例中,答案顯然是「絕對不會,而且還躲起來。」

在龐大的知識型組織裡,如何使組織保持活力、使知識的傳遞或分享更具效率,都是非常棘手的問題,但這影響的卻是組織內所有人的效率及成本。對於最近一連串的公報及法令修正,我認為事務所的反應慢到誇張的地步,真是令我印象深刻(雖然這也造就了我對知識管理議題的興趣,說來也要感謝它)。

這些修訂案都不是新消息,早在半年前就已經有草案或相關說法逐漸釋出,而客戶也常向第一線的查帳人員探詢相關消息。但我們看到事務所的反應是,趕緊開課向所有客戶說明!至於內部人員,只有經理級以上才有相關討論課程,有同事打趣說:「因為客戶來上課是要收錢的,可是內訓沒錢賺啊。」

因為層級相當低,根本無法與聞事務所高層決策,但在變革來臨前全員做好衝擊準備不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嗎?概念性的探討似乎也非全然沒有價值,因為實際應用總是要在理論基礎之上不是嗎?這樣長的時間整理不出一套標準的說法,難道自稱國際型公司不感到不好意思嗎?中低階查帳人員外勤工作與客戶接觸多,所知道的卻比客戶少,對專業形象不會有損害嗎?教育訓練的時數並不是沒有,為什麼我還需要看專業電視台及閱讀相關文章來整理一些粗淺的頭緒?

所以,這次的混亂並不是無跡可尋。而對於即將於七月適用的#7(半年報編製合併報表)及九十五年一月適用的#34(金融資產認列及評價),如果大象還是悶不吭聲,想當然爾必是好戲連台、精采可期。

別再只說短空長多了。

去年六月在撰寫一家傳產上巿公司及一家科技業公開發行公司的查核前企業風險分析時,因為當時景氣尚未反轉,所以和巿場一樣給了科技公司高評價。但直到最近年報即將出爐,傳產公司表現極為亮眼,科技公司反而大幅衰退,於是深深感到自己對於與巿場反向思考和趨勢預測的分析平衡掌握仍然不夠,也才體會Andre Kostolany在「《一個投機者的告白》之證券心理學」及Jim Rogers在「資本家的冒險」對於逆向操作的投資策略為何多所著墨。最近聽到一些人也談起基金投資,我想,是該調整我的基金部位的時候了。

目前對於#35的影響,在報章雜誌上,會計師著重查帳實務應用的風險,而投資專業人員則因對公報不熟悉,只能概念性地延伸,無法取得有效交集,而且仍無法讓人一窺全貌、缺乏一針見血的分析,最常見的說法是「短空長多」。我並不是很同意這樣的說法,因為公司本業的真實價值(intrinsic value)應該具有一致性,無所謂空頭多頭的影響,或許應該說是短期內受到巿場投資人保守心態、觀望氣氛影響下,可能會出現過度反應的情況,但長期而言會回歸公司正常價值的均衡(表現好的公司股價還是好,表現差的公司股價還是差)。

雖然明知道財務報表趨近動態的巿場價值是件好事,但目前似乎我所觀察的現象還沒有受到注意,在反向思考的原則下,即使我看得較為悲觀其實也無所謂了。

2005年4月17日 0 Comments

Myth。

覺得自己在某些時候的預感還蠻有趣的。台灣最近興起的Blog熱潮,在更早之前就已經經營一段時間,而年初搬到無名不久,就傳來無名商業化成為「無名小站股份有限公司」的消息,最近在各大網路媒體也爭相報導這方面的新聞,稱無名、msn及ptt為台灣的網路三寶;在投資方面,一年多前即已陸續買入印度的基金,雖然只是定時定額的小額投資,算算到目前投資報酬率約為20%。能夠踩在剛湧起的浪頭上,不消說是很令人興奮的。

日前在電視節目看到高盛的一位韓籍亞洲總裁,Mr. Kim,談到目前非常火熱的BRIC。他明快爽朗的談吐,讓我不禁想起大學時的周行一老師。他的投資學是少數幾門我非常認真上課(每堂課必課前預習),而且覺得相當有收穫的課程,也就是因為這樣的基礎,即使在當兵二年及從事審計工作二年與專業脫節的狀態下,還能勉強考過證券商高級營業員、CFA lv.1 (雖然考了二次 -_-!! ),以及保持對財金議題敏感度的關鍵。順帶一提,周老師目前擔任政大商學院的副院長,也是下屆政大校長四名候選人之一,在此也祝福他。

Mr. Kim回應一位投資者的質疑,那位投資者提到印度及巴基斯坦的政治、軍事紛爭,以及經濟、稅務制度的效率低落。Mr. Kim首先幽默了一下,他笑著說:「So......where the money goes?」

這個說法讓我不禁想起財務管理的股利無關論。Miller 及Modigliani(以下簡稱MM)表示,由於公司的投資及融資決策已固定,公司的價值取決於投資決策的淨現值(即NPV)總和,而非股利決策所能影響。即使是資金成本考量,股利決策也可以透過融資方式達到相同的效果。這樣的結論奠基於嚴格的假設,與現實社會差距較大。

修正後的MM則提出了顧客效果理論(The Clientele Effect Explanation)及信號效果理論(The Signaling Explanation):投資者將依據自己對股利率的偏好選擇投資標的,公司則依據自身的條件決定股利政策。為了維持公司股價的穩定性,公司不會也不應該大幅度更動股利政策,影響公司評價的是股利政策變動隱含的訊息,而非股利發放的多少。在這樣的情況下,投資者的投資決策與公司的股利政策是脫勾的。也就是說,公司應該專注於本業,進行能夠增加公司價值的正NPV投資決策、維持穩定的股利政策,投資者自己會針對偏好設定去調整投資組合。

從這個角度延伸到個人投資決策,也有異曲同工之妙。

個人資金或是國際熱錢終究要有個去處。目前國內存款利率似無法有效對抗通貨膨脹的侵蝕,因此在設定投資組合的投資標的時,只能就既有的標的選擇自己認同的故事(a good story)。不能否認在BRIC各國,都有自己根深蒂固的問題,而這也是投資成本低廉、具爆發性成長潛力的主因。這些因素是應該納入投資考量,但並不是最重要的,因為不是直接投資(direct investment)。

我認為,挑選一支操作風格適合自己的基金,比起關切印度各省稅制不同造成的無效率要來得更為關鍵。而這也是在先前文章中提到,我的思考角度與Jim Rogers的不同之處,因為投資方式並不相同。

一般投資者所做的應該是慎選代理人(proxy),然後將資金及信心交付給他,並設定恰當的停損點定期評估。至於該投資那個區域、那個國家、那個產業或那個公司,無論是基本分析或技術分析,就不是我們該操心的範圍,因為專業者如果做不好,我們不見得能做得更好。

Mr. Kim操著標準的美式英語,認真地做了結論。他表示,在二十年前,所有人談論的都是日本,甚至有「日本威脅論」出現,誰能想到現在日本還陷在經濟泥淖動彈不得?所以我們現在談未來百年、未來五十年,甚至是未來十年,都無法100%確定事情會如我們的預期。即使如此,我們能做的也應該是就目前看得到的事實去評估、去行動,然後等待結果,如此而已。

p.s. 關於BRIC也許改天再討論。

2005年4月16日 0 Comments

楔子。

在經歷成長前期升學的壓力、兩性的好奇、獨立的衝動和情緒的壓抑,看似多姿多采卻又混亂無比的漫漫長路,每個人自有調適的方法。對我而言,不管是平日偷閒或段考完畢下午,最大的樂趣就是逛書店。

當然,這樣的嗜好是要付出代價的。畢竟這是比較個人的活動,所以便少了社交功能,就得犧牲人際關係。時間愈久,外面的人愈有距離,而我也習慣了面對這樣的環境,「孤僻」之類的評語也就司空見慣。

很多事情是會交‧互‧影‧響‧的。

因為個性並不外向,對於結伴遊玩就不太積極,對於「怎麼玩」這件事也愈顯陌生,於是就更不被邀請。就像是跳上轉輪的老鼠般,只有越跑越快、再也停不下來。加上嚴格的家庭環境,唯有唸書、買書是沒有限制的,彷彿是水壩上的小孔,洪流只有轟隆轟隆地從這裡得到宣洩,更增強了力道。

書本所堆成的城堡,是我最佳的shelter。

一方面這樣的活動不會受到主流價值的干擾,我還是在唸書,只是唸的書什麼都有。而買書就與一般女生喜歡逛街購物一樣,是獲得存在感和控制慾的一種手段,父母親也同意錢花在書本上比花在別的地方好,因此並不過問。雖然對於父親的斯巴達式教育有很多的不滿和不認同,但在這方面是有交集的,而我也非常感謝。

窩身書本中,可以滿足想像空間、可以遠離現實世界、可以擷取新知、可以練習思考,可以不斷地與自己對話。特別是訓練自己的獨立思考,從一開始只能全盤接受,像個海綿般飢渴著,到後來能夠思考判斷,並且進而整合出自己需要的收穫,全都是日積月累不知不覺形成的。

我認為讀書也是一門藝術。

與其他藝術相同,包括音樂、寫作、書法、繪畫等,都是在探索自己豐富的內心,與自己好好相處。孔夫子嘗言「君子慎獨」,或許普遍的解釋是君子在自己獨處時行為舉止能內外一致,重視修身的功夫,我則寧可解釋為應該謹慎並善加利用與自己相處的時間,傾聽自己的聲音,並藉由不斷地對話和鏡照澄清想法,獲致自我、本我與超我的一致。心靈的強度、深度與柔軟度,足以應付最難堪和最艱困的時刻,以及最孤單和最險峻的考驗。

我想這也是我性格的一部份。在很多時候,不願意和一般人做一樣的選擇,就像把自己狠狠地推下萬丈深淵,然後站在崖邊冷冷地向下望,對自己說:「Hey! Let’s see what you can do!」,對於一剎那間身陷絕境非旦不感到苦惱,反而有絲絲的快感。如果不幸遇到挫折,因為是自己的選擇也無話可說,如果因此看到自己的潛能,這樣的反饋更能增加自信。

所以暫時離開學生生涯,對我而言最值得開心的事,莫過於可以在最舒服的時間沒有設定目的地閱讀喜歡的書。

在blog寫讀書心得的想法是最近成形的。對於來訪者而言或許並不是有興趣的部份,但對我而言說不定是獲益良多,一方面可以減輕大腦負擔,一方面則可以沈澱整合出屬於自己的想法。因為對於閱讀字裡行間的寓意或評析文字的運用都還屬於可笑的程度,所以與其說是書評,不如說是書摘或讀書報告來得合適。

我中儒家的毒不可謂不深,「博聞強識而讓,敦善行而不殆,謂之君子。」

2005年4月9日 0 Comments

「王丹訪談」讀後感。

這本書是在今年春季的國際書展買的,主要原因是對於這個人的好奇。身為八九民運的領袖,肯定有不一樣的人格特質和思維模式,而且在台灣的談話性節目中偶爾會出現他的身影,對於思路敏捷、言之有物且辯才無礙的王丹,我是相當欣賞的。

2005年4月6日 0 Comments

「資本家的冒險」讀後感(下)。

俄羅斯是第三世界國家,擁有極為豐富的天然資源、教育良好的人民及十分多元卻日趨沒落的工業基礎。但沒有什麼企業家階級、不希望劇烈的改變及人民不信任或不了解巿場,所以轉型成為巿場經濟備受考驗。

一部份的「新俄羅斯人」在共產主義崩潰的前幾年,奪占他們控制的工廠、存貨和原料倉庫,再用跳樓大拍賣的方式賣給西方,而這幾十億美元則留在瑞士銀行帳戶裡,「等同是第三個千禧年版的舊軍閥,他們的封地是煉油廠、鋁廠、大農莊、油田、金礦和工廠,外加私人武力。」

另外,蘇聯系統普遍不重視品質、只要做出產品就夠了,缺乏生產性資產及政治動盪,「這個國家會繼續崩潰。」

Rogers對歐元有期待,因為美元缺乏經濟支持、日本內債沈重、人民幣仍採固定匯率。然而他也提到,為了符合歐盟的條約限制,有些國家開始做假帳,而且所有會員國如何能一致地正確管理經濟?我基本上也同意這個說法,即使2004年5月起,十個中、東歐及地中海國家(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捷克、波蘭、匈牙利、斯洛伐克、斯洛凡尼亞、塞普路斯及馬爾它)正式加入歐盟,歐盟會員國增至25國,即將整合為世界最大的單一市場,歐盟東擴前經濟整合已進行多年,也不致產生爆炸性的效果,以所得水準及其所代表的生活水準而言,歐盟新會員國與較富裕之原會員國間差距仍大,經濟、文化、教育及公共政策等並不如政治上的片面結盟來得容易,所以我持保留態度。Rogers則提到,「很多國家的政府現在有龐大的赤字,法國甚至說要不理會條約。最後,會有一些民粹政客把自己的問題,歸責於歐元和布魯塞爾,威脅要退出」、「在情勢變得很差的時候,我預料歐元不會存活下去。」

至於非洲成長的停滯,一方面受限於保護主義,土地可以帶來資本及技術,但非洲人寧可讓土地荒廢,也不願讓外國人擁有;戰亂頻仍且走私猖獗;缺乏道路和基本設施;與世隔絕,外界除了首都外對其他地方一無所知;石油帶來的紛爭;而西方資金援助造成內部腐敗,非政府組織的捐款流進很多政客和官僚的口袋,沒有把資源分配到迫切需要的人手中,而且已習慣性依賴西方國家補貼,自給自足的情況已不可能達到,Rogers舉例,「在美國當成捐給非洲窮人的東西,但是東西到非洲大陸時,卻被當成商業產品賣掉,不但讓從事運輸的企業家致富,也使當地的裁縫失業,裁縫一旦失去競爭力,連帶的織布、紡紗、種棉花的人以及供應材料給裁縫的人也一樣面對失業的窘境。」他還不客氣的指出,「慈善物資的流通,這一行是過去十年成長最大的行業之一。其中賺到的錢養肥了一大群中間人,這些人付出的代價只是上教堂,在捐獻盤裡放一點錢,或是去拜訪美國的慈善機構,取得一船又一船的免費存貨。……就像美國政府捐贈糧食給拉力貝拉的人一樣,消除了他們集體記憶中的農耕技巧。」

印度則是充滿暴力和政治不穩定的國家,國家的存續能力受到少數民族獨立運動及印度教極端分子的威脅,與任何鄰國也無法建立穩定關係。Rogers說:「這個國家匯集了官僚制度、沙文主義和無法無天的保護主義於一體,集其大成」、「這個國家十分適於旅遊,風景如畫,人民可愛,飲食精美,神廟和農村反映著幾千年的文化。但是基本設施包括電話、電力、自來水和道路都一塌糊塗,讓人覺得毫無希望,官僚更扼殺了這個國家。」

最後也提到了缺乏創新精神的新加坡、天然資源豐富的中南美及對美國經濟政策的批判。Rogers尤其對採取寬鬆的貨幣政策感到憂心,對葛林斯潘的政策取向相當不以為然,這點只有等待時間來驗證。

因為這本書不是單純的遊記,所以抱持著閱覽各國風光的人要失望了,但從細微處發掘經濟意涵卻是很有意思的地方。感覺上他判斷經濟的狀況,主要在於人口結構是否年輕化、政府體系是否有效能、基本建設的完善及保護主義是否去除,採取較廣的視角,對於較具體的政經政策沒有做個別討論(這本來就不是他的目的嘛)。在書中他另外也描寫了自己的婚禮、父親的過世及最後對人生的自省,我就不掠人之美了。不過,從個人或片面觀點來看整個世界,是否會失之偏頗(比方說印度,我的看法就不完全相同,也許另外再專文討論。)?而且書中瀰漫著「只要錢能解決的問題就不是問題」的特權氣氛(例如把賄賂當成常態,甚至是改不過來的習慣),讓人覺得不是很愉快,而且不禁覺得:「那是因為你的錢!Your Money!」,以致無法產生太多共鳴。

也難怪說盡信書不如無書了。不過我似乎對非專業作家的遊記也不需要這樣嚴厲就是了。

2005年4月5日 0 Comments

「資本家的冒險」讀後感(上)。

記得買下這本書是在今年春季的台北國際書展。當時我好不容易擠入人堆,正翻閱得津津有味時,一對路過的夫妻說了這樣的話:

「你看,這些人真是拚命。」

「為什麼?」

「拚了命想發財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