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4月25日

Storm No. 35.

這不是廣告,最近看新聞或是無聊時都看非凡商業台(58台)。也不是真的想知道什麼,只是這個頻道的節目比較理性,在新聞處理的手法屬於較為冷調,不會常常有殺人放火之類的shock,相對目前彷彿是綜藝節目般的各家電視台,真是彌足珍貴。此外,它的頻道也會有一些投資分析、企業訪問或趨勢探討之類的節目,與一般解盤頻道「老師」大放厥詞有顯著區隔,專業化的程度值得被肯定。

隨著年度財務報表公告截止日的接近,除了下班時間愈來愈晚以外,在電視頻道上最常聽到的是「某某公司因為35號公報的原因,自稅前淨利轉為大幅虧損,發言人表示,這是為了符合主管機關要求及企業營運實績,不得不採取的壯士斷腕手段......。」諸如此類,但實情真是如此嗎?身處風暴中心的我對35號公報(以下簡稱#35)有三點觀察,我歸納為 3 Bs of Storm No. 35。

1. Biased Valuation

如同我在「Value?」一文中曾經提到,評價商業化的問題是值得憂心的問題。果不其然,最近常聽到的是,「客戶說他們會出鑑價報告證明沒有跌價損失」或「鑑價結果會修正」之類的對話,雖然我預期會有這樣的事情發生,卻沒預期會來得這樣快、鑑價人員的專業這麼快就淪陷了,就像溺水的人隨便無力地揮了兩三下,就不做多餘的掙扎任其向下直沈。

如果這樣的利益結構不改變,我不樂觀。無論是會計師事務所或受託鑑價的顧問公司,因為是直接向客戶收費,所以在議題上很難爭取到dominant power,所出具的財務報告或鑑價報告,其實都是風險與報酬妥協之後的產物。因為財務報告牽涉主觀性判斷,而鑑價報告也涉及參數的設定,這樣的空間造成與原貌的差距可大可小,端看會計師或鑑價人員的專業底限和談判技巧。

也就是說,即使auditor發現了所有問題、鑑價人員的評價模式應用完美無缺,最終產出的結果不見得會在同一個邏輯上進行。如果以80/20法則來簡單說明,就是查核或鑑價工作的80%只決定了20%的結果,而80%的結果卻掌握在20%不到的時間裡,而這個時間所影響的,卻是80%的風險和報酬。

因此無論法令規章如何修訂,專業上所受到利益的引誘或束縛都會使產出結果打折扣,我認為這才是問題的關鍵。一位會計師曾這樣傳神地描述:

「如果說我們是照相的人,我們不能也不應該去跳下去改變客戶原有的姿勢或容貌,但我們確實可以適度地調整焦距。」

2. Big Bath

「Big Bath」在財報分析屬於操縱盈餘的一種手段,利用公司的虧損年度一次提列鉅額損失,除了可以消除過去年度的虛增資產、審計差異,還可以使得基期降低,次期或明年同期就可以輕鬆達成營運目標或美化成長率的目的。

這次的#35就是絕佳的時機。因為是主管機關的要求,因此公司大可擺出遵守政府法令的態度順水推舟,堂而皇之地大舉認列損失。但我們應該反向思考的是,為什麼過去有那麼多的虛增資產是沒有經濟效益的?過去財務報表對於實質財務分析的關連性究竟是否顯著?大幅度的業外損益是否掩蓋了公司本業營運的實際表現?本期的財務報告究竟是否具參考價值?倘若以後年度認列跌價回升利益,其可靠性又有多少?

此外,會計師受到證券主管機關及職業公會的監督、甚至連帶損害賠償責任案例已開,但鑑價公司無需直接面對壓力,僅須出具鑑價報告供會計師查核引用,這樣會不會成為會計師查核的灰色地帶、公司操縱損益的另一法寶,也很值得觀察。

我想,對於財報使用者而言,不需要對於#35的煙霧彈感到困惑。因為公司內部控制制度的high level control即佔整體風險的80%,而企業競爭力分析也應該影響企業評價結果的80%,因此重點還是在於公司管理階層一直以來的道德操守評價、本業實際經營狀況及產業趨勢,而非全然關注於稅後淨利或EPS的增減變動數,如此才能獲致正確的投資決策。

3. Backward Reaction

最後是我對自己的事務所有一些反思。「大象究竟會不會跳舞?」在這個案例中,答案顯然是「絕對不會,而且還躲起來。」

在龐大的知識型組織裡,如何使組織保持活力、使知識的傳遞或分享更具效率,都是非常棘手的問題,但這影響的卻是組織內所有人的效率及成本。對於最近一連串的公報及法令修正,我認為事務所的反應慢到誇張的地步,真是令我印象深刻(雖然這也造就了我對知識管理議題的興趣,說來也要感謝它)。

這些修訂案都不是新消息,早在半年前就已經有草案或相關說法逐漸釋出,而客戶也常向第一線的查帳人員探詢相關消息。但我們看到事務所的反應是,趕緊開課向所有客戶說明!至於內部人員,只有經理級以上才有相關討論課程,有同事打趣說:「因為客戶來上課是要收錢的,可是內訓沒錢賺啊。」

因為層級相當低,根本無法與聞事務所高層決策,但在變革來臨前全員做好衝擊準備不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嗎?概念性的探討似乎也非全然沒有價值,因為實際應用總是要在理論基礎之上不是嗎?這樣長的時間整理不出一套標準的說法,難道自稱國際型公司不感到不好意思嗎?中低階查帳人員外勤工作與客戶接觸多,所知道的卻比客戶少,對專業形象不會有損害嗎?教育訓練的時數並不是沒有,為什麼我還需要看專業電視台及閱讀相關文章來整理一些粗淺的頭緒?

所以,這次的混亂並不是無跡可尋。而對於即將於七月適用的#7(半年報編製合併報表)及九十五年一月適用的#34(金融資產認列及評價),如果大象還是悶不吭聲,想當然爾必是好戲連台、精采可期。

別再只說短空長多了。

去年六月在撰寫一家傳產上巿公司及一家科技業公開發行公司的查核前企業風險分析時,因為當時景氣尚未反轉,所以和巿場一樣給了科技公司高評價。但直到最近年報即將出爐,傳產公司表現極為亮眼,科技公司反而大幅衰退,於是深深感到自己對於與巿場反向思考和趨勢預測的分析平衡掌握仍然不夠,也才體會Andre Kostolany在「《一個投機者的告白》之證券心理學」及Jim Rogers在「資本家的冒險」對於逆向操作的投資策略為何多所著墨。最近聽到一些人也談起基金投資,我想,是該調整我的基金部位的時候了。

目前對於#35的影響,在報章雜誌上,會計師著重查帳實務應用的風險,而投資專業人員則因對公報不熟悉,只能概念性地延伸,無法取得有效交集,而且仍無法讓人一窺全貌、缺乏一針見血的分析,最常見的說法是「短空長多」。我並不是很同意這樣的說法,因為公司本業的真實價值(intrinsic value)應該具有一致性,無所謂空頭多頭的影響,或許應該說是短期內受到巿場投資人保守心態、觀望氣氛影響下,可能會出現過度反應的情況,但長期而言會回歸公司正常價值的均衡(表現好的公司股價還是好,表現差的公司股價還是差)。

雖然明知道財務報表趨近動態的巿場價值是件好事,但目前似乎我所觀察的現象還沒有受到注意,在反向思考的原則下,即使我看得較為悲觀其實也無所謂了。

2 則留言:

匿名 提到...

我不是財會人員,不過也常聽聞各會計師對公報解讀的不同,對法令規範的不周延,讓現今的工作非常吃力! 加油囉 ^^

Simon 提到...

Dear avenlea,

是的,解讀不同、規範不周都產生了不少困擾。但舞弊手法推陳出新也是魔高一丈的原因,希望這些都只是陣痛,未來會愈來愈改善才好~

張貼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