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4月17日

Myth。

覺得自己在某些時候的預感還蠻有趣的。台灣最近興起的Blog熱潮,在更早之前就已經經營一段時間,而年初搬到無名不久,就傳來無名商業化成為「無名小站股份有限公司」的消息,最近在各大網路媒體也爭相報導這方面的新聞,稱無名、msn及ptt為台灣的網路三寶;在投資方面,一年多前即已陸續買入印度的基金,雖然只是定時定額的小額投資,算算到目前投資報酬率約為20%。能夠踩在剛湧起的浪頭上,不消說是很令人興奮的。

日前在電視節目看到高盛的一位韓籍亞洲總裁,Mr. Kim,談到目前非常火熱的BRIC。他明快爽朗的談吐,讓我不禁想起大學時的周行一老師。他的投資學是少數幾門我非常認真上課(每堂課必課前預習),而且覺得相當有收穫的課程,也就是因為這樣的基礎,即使在當兵二年及從事審計工作二年與專業脫節的狀態下,還能勉強考過證券商高級營業員、CFA lv.1 (雖然考了二次 -_-!! ),以及保持對財金議題敏感度的關鍵。順帶一提,周老師目前擔任政大商學院的副院長,也是下屆政大校長四名候選人之一,在此也祝福他。

Mr. Kim回應一位投資者的質疑,那位投資者提到印度及巴基斯坦的政治、軍事紛爭,以及經濟、稅務制度的效率低落。Mr. Kim首先幽默了一下,他笑著說:「So......where the money goes?」

這個說法讓我不禁想起財務管理的股利無關論。Miller 及Modigliani(以下簡稱MM)表示,由於公司的投資及融資決策已固定,公司的價值取決於投資決策的淨現值(即NPV)總和,而非股利決策所能影響。即使是資金成本考量,股利決策也可以透過融資方式達到相同的效果。這樣的結論奠基於嚴格的假設,與現實社會差距較大。

修正後的MM則提出了顧客效果理論(The Clientele Effect Explanation)及信號效果理論(The Signaling Explanation):投資者將依據自己對股利率的偏好選擇投資標的,公司則依據自身的條件決定股利政策。為了維持公司股價的穩定性,公司不會也不應該大幅度更動股利政策,影響公司評價的是股利政策變動隱含的訊息,而非股利發放的多少。在這樣的情況下,投資者的投資決策與公司的股利政策是脫勾的。也就是說,公司應該專注於本業,進行能夠增加公司價值的正NPV投資決策、維持穩定的股利政策,投資者自己會針對偏好設定去調整投資組合。

從這個角度延伸到個人投資決策,也有異曲同工之妙。

個人資金或是國際熱錢終究要有個去處。目前國內存款利率似無法有效對抗通貨膨脹的侵蝕,因此在設定投資組合的投資標的時,只能就既有的標的選擇自己認同的故事(a good story)。不能否認在BRIC各國,都有自己根深蒂固的問題,而這也是投資成本低廉、具爆發性成長潛力的主因。這些因素是應該納入投資考量,但並不是最重要的,因為不是直接投資(direct investment)。

我認為,挑選一支操作風格適合自己的基金,比起關切印度各省稅制不同造成的無效率要來得更為關鍵。而這也是在先前文章中提到,我的思考角度與Jim Rogers的不同之處,因為投資方式並不相同。

一般投資者所做的應該是慎選代理人(proxy),然後將資金及信心交付給他,並設定恰當的停損點定期評估。至於該投資那個區域、那個國家、那個產業或那個公司,無論是基本分析或技術分析,就不是我們該操心的範圍,因為專業者如果做不好,我們不見得能做得更好。

Mr. Kim操著標準的美式英語,認真地做了結論。他表示,在二十年前,所有人談論的都是日本,甚至有「日本威脅論」出現,誰能想到現在日本還陷在經濟泥淖動彈不得?所以我們現在談未來百年、未來五十年,甚至是未來十年,都無法100%確定事情會如我們的預期。即使如此,我們能做的也應該是就目前看得到的事實去評估、去行動,然後等待結果,如此而已。

p.s. 關於BRIC也許改天再討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