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4月9日

「王丹訪談」讀後感。

這本書是在今年春季的國際書展買的,主要原因是對於這個人的好奇。身為八九民運的領袖,肯定有不一樣的人格特質和思維模式,而且在台灣的談話性節目中偶爾會出現他的身影,對於思路敏捷、言之有物且辯才無礙的王丹,我是相當欣賞的。




(順帶一提,這本書是有他親筆簽名的。我因為有在首頁註記購買日期、地點和蓋藏書章的習慣,所以出現在同一頁,不過事後來看覺得根本是破壞了畫面的和諧,其實只留他的簽名是比較好的。)

在書中其實就是自1994年以來,王丹與二十多位人士或座談、或訪問的記錄,文前則加註他個人現時的看法。議題的範圍相當廣泛,包括人生觀、文學、城巿、政治及民運等,處處可見機鋒。他自言「在台灣經常上談話性電視節目,內容幾乎都是圍繞兩岸關係和中國大陸分析以及六四問題,並不是說這些問題我沒有興趣,但是過於密集有時會讓我頭腦麻痺」,在本書即可見他不一樣的角色。

「生活在這樣一個紛擾的世界,詩歌創作與文學閱讀,對我來講都是保持內心平靜的一種很好的方式。」

我同意這個看法。在過去充滿升學壓力的成長歷程裡,只有閱讀能讓我獲得一方天地稍事休息。無論是恣意縱橫歷史或是縱情品味文學,彷彿時空被切割開了一個獨立的空間,所有東西都緩慢地流動著,空氣是,時間是,情感也是。可以清楚地辨認自己的呼吸和心跳、不需對所有的事情負責,於是乍看下書本陪伴著走過歲月,實際上卻是自己陪伴著自己、留下無數與自己的反覆對話。也就是這樣的日子,對自己的瞭解更加深刻,也在紛亂的外力中保持著清朗思緒。

王丹形容得更具體,他說:「我覺得文學有兩種很重要的功能,一個是作為人類的精神殿堂文學可以建立不同於商品化世界的一個精神殿堂,因為有這樣的殿堂,人類才可以突破商品化世界的包圍,取得精神上的平衡,這不僅是對個人而言,對整個社會也都是如此。另外,文學本身也是一個集體記憶,透過文學的方式,可以把整個民族的經歷與感受記錄下來,這對民族與個人來說都很重要。」

基於歷史系背景,王丹卻出乎意料地將它區隔開來,「小說之所以能打動人心,是因為他刻畫的是人性中最深刻的東西,回歸人的本質,所以才能取得共鳴,時代與社會現狀只是背景。從這方面來說,文學的本質上與現實、社會還是有一定距離或者說必須保持一定距離。」

台灣過去教條式的教育體系偏好論述式的思考。在不知不覺間,我的文章從小時候的「想像豐富、描寫生動」,逐漸變成了「筆鋒雄健,惟失之厚重」,究竟是不是為了討好閱卷者,抑或是本性使然呢?我也說不上來。「文以載道」曾經也是奉為圭臬的原則,但是人生閱歷尚淺的我,憑什麼指東道西呢?於是開始筆隨心走。如果真要做個結論,我倒認為沒有孰優孰劣的問題,只是有些時期著重開拓自己的視野、對萬物充滿好奇,有些時期則偏愛觀察社會現象、試著歸納邏輯,有些則樂於探討本心、寄情於文字罷了。精準的用字或完整的佈局只是一種手段,維根斯坦說「語言的邊界就是理解的邊界」,那麼,其實也只是針對理解的對象所為的必要修正吧。

「我要是早知道會死人的話,我就不會搞革命,因為有個價值高低的順序。」

免不了還是得談到民運的話題,法國作家雨果曾說:「絕對的革命之上,有絕對正確的人道主義」,王丹表示同意,他認為人的生命是屬於人道主義這個層次,它會比革命更高,而這個底線是不能被討論的。

王丹對於自己的角色扮演也有想法,「如果社會對我還有期待,我會繼續努力,但對我而言,我曾答應過社會的期待就夠了,至於能否滿足期待,就不是我能控制的。我期待可以褪去光環,屆時,我會滿懷感恩、重新過普通人的生活,最希望可以天天坐著,詩也不寫,什麼都不做,每天逛街看書。」

「我認為一個真正理想主義的青年知識分子對社會的一個重要貢獻,就是以身作則來警惕任何主流體制,在台灣我覺得是文化的主流體制,譬如理想主義的淹沒,以及對哲學、倫理問題關懷的消失等。」

與王丹對談的張蕙菁也說了一段有意思的話:「理想和現實的關係本來就不是完全抽離的,不管任何時代,理想與現實的關係都是類似見縫插針的關係。也就是如何在現實的硬塊上,突破缺口,完成理想的轉化過程。……理想就成了一件比較容易說,而不容易實現的東西。越是如此,現實就會越成其為一難以轉化的硬塊。」

我覺得除了外來文化的全盤吸收、本土文化的遺忘或過度守舊,台灣比較大的問題是價值觀的缺乏彈性。如果以王丹的話來說,就是「主流機制對社會的侵蝕」、「被主流收編」,呈現僵化而膚淺的現象,社會風氣、教育體系和傳播媒體都要負上些責任。為什麼選擇科系非得醫生、律師和高科技?為什麼只重視外在容貌成了全民運動?為什麼沒有內容的節目可以輪播一整天?獨特的政經環境或許是最重要的影響因素,造成全民的苦悶、逃避,以致退縮至無需思考判斷的現實空間進行泰勒式活動,但媚俗的風氣恐怕才是元凶吧。

在書中另外也有對於純文學、社會、政治等議題的討論,受限於個人能力,我只有稍加瀏覽。王丹所呈現的知識份子樣貌,勤於思考且不隨波逐流、勇於任事且謙沖自抑,特別是在那樣的光環之下,還能十年如一日地保持平常心且充實自我(目前是哈佛大學歷史系博士班研究生),是相當難得的,不禁讓我聯想起論語中「君子慎獨」的堅毅形象。

也許我應該避免「月暈效應」(就是只欣賞某個人的某個部份,卻類化成某個人的全部),因為他畢竟也是個凡人,他也不完美。只是在那一瞬間,他背起了全中國的命運,這種大無畏的道德勇氣就該獲得掌聲,遑論「達則兼善天下,窮則獨善其身」這種「用之則行,舍之則藏」的修身功夫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